在往日里堵堵堵的路上,如果某一天行驶突然能够“一路绿灯”,这是怎样一种体验?
5月19日8时,记者从温州大道汤家桥路口驱车至茅永路口,平均车速43km/h,用时8分15秒,体验了一把“潮汐绿波”开车“不卡顿”的快乐。
这份快乐,源于数字化让城市交通变得更聪明。面对交通拥堵的城市“通病”,市公安局交管局“逆流而上”,主动践行亲警务“最多等一次”的理念,借力互联网+大数据的力量,在市区打造51条“绿波带”,总计126.55公里。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26.55公里,相当于从温州市区到文成的距离。这些“绿波带”,在温州城掀起了怎样的小浪花?
首先来看什么是“绿波带”。即通过调整相邻路口的红绿灯时间差,使得车流在绿波方向上按照给定车速运行时,抵达下游交叉口时刚好一路绿灯不停顿通行,从而减少停车次数和延误的一种技术。
别看说起容易,做起来却不那么轻松。市交管局相关负责人杨烨坤说,在最新“上线”的温州大道“潮汐绿波”设计期间,自己扛着不小的压力:16个交叉路口中,最长的900多米,最短的才100多米,而且存在路口距离不均衡,信号灯不联网、行程时间不可控等各种问题。
这是块不得不啃下的“硬骨头”。随着东段马鞍岭隧道贯通,温州大道作为瓯海大道交通流量分流替代道路,地理条件最为优越。
“温州大道如能实现提速,将有效缓解瓯海大道的交通过于饱和的状态。”为此,杨烨坤提出,“时空一体化”“一路口一方案”原则,简单理解,就是根据每个路口的实际情况,调整出与之匹配的路口信控方案,如果时间不够就用空间来凑,空间不够就用时间配合,做到“量体裁衣”。
杨烨坤说,想实现“一路绿灯”,精确调配出绿波速度是关键,这时隐藏的大数据就发挥出作用了——
第一步,依靠雷达探测,分早高峰、早平峰、晚高峰、晚平峰、夜间等几个时段,对绿波路段每个路口、方向的车流、车速等进行数据统计;
第二步,结合视频监测系统,对每个路口周边的非机动车、行人、机动车等通行的频次作出场景分析;再运用“数智绿波”提供的路口流量、信号灯的时长等作为数据支撑,制定出适合每个路口的单点信号灯控制方案;
最后,通过SCATS系统,对各信号所需的时间进行配对,再将各个信号灯关联起来,根据两个信号灯间的距离、绿灯时间,计算出车辆通过该路段的平均车速,最终调配出绿波路段的整体适配方案。
现在,温州大道(汤家桥路至富强路)段实施绿波前后的速度提升明显。早高峰西往东方向通行时长从14分56秒有效缩短至9分04秒,平均车速从22.5km/h提升至42.6km/h。晚高峰东往西方向通行时长从17分42秒有效缩短至8分11秒,平均车速从21km/h提升至45.4km/h。
早晚高峰出行数据的升与降中,藏着民生获得感。数据显示,目前温州机动车保有量已超过314万辆。百万辆机动车的后面,是百万个家庭出行问题。而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加,进一步考验着城市治理更精细化、智慧化、人性化。
我市已建成的51条“绿波带”,分别分布在望江路(信河街—勤奋路)、瓯江路(飞霞路—香源路)、牛山南路(温州大道—双堡路)、机场大道(侨盛花园—状元文化公园)(阳明东路—龙江路)等路段,涉及路口数377个。据测算,51条“绿波带”总停车次数从优化前的235次下降至74次,减少了161次,下降率为68.51%。
目前,温州有“单向绿波”“双向绿波”和“潮汐绿波”三种类型。这些“绿波”的调配,依托雷达探测传感、SCATS系统、5G、大数据等技术,实现路面交通流量数据监测,让温州的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成为名副其实的大脑中枢,实时调整路口红绿灯配时,从而让民生出行更畅行。
采访手记:
“数智”城市需多一些民生温度
51条,总计126.55公里长的“绿波带”,给了我市广大市民出行“一路绿灯”的便捷。也是市交管局推进交通信号配时精细化、智能化建设工作,利用“大数据”治堵的成功范例。
温州机动车保有量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而道路资源相对紧张,如何在有限的城市道路资源中容纳海量的车辆,保障车辆出行安全通畅?“绿波带”这一藏在“数智”里的民生温度,正是数智之城的题中之义。
智慧城市,不仅仅只有智慧交通,数智城市建设,也不止于交通“智”治。从“绿波带”引申开来,智慧城市孕育着促进城市发展的巨大能量。小到独居老人预警系统、大到社区治理、智慧停车,引入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并推动城市精细化治理,就可以让城市更智慧,也才会让群众更有幸福感和获得感。
原标题:在市区51条“绿波带”上开车 “一路绿灯”是怎么做到的?
记者 庄越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