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重磅发布战略产品,孟晚舟发声!背后的成功经验是什么?
作者 | 常 栋
来源 | 蓝血研究(lanxueyanjiu)
(资料图)
6月7日,在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3上,华为云正式发布新一代分布式数据库GaussDB。据介绍,GaussDB实现了核心代码100%自主研发,是国内当前做到软硬协同、全栈自主的国产数据库。
华为轮值董事长孟晚舟做主题演讲《长风万里鹏正举 勇立潮头智为先》。她表示,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是经济发展新动力。在这过程中,也将重塑金融行业。对华为来说,作业数字化、数字平台化、平台智能化、智能实战化,是华为数字化转型的计划方向。
华为常务董事、华为云CEO张平安在会上表示,GaussDB是华为基于统一架构,打造的企业级AI-Native分布式数据库。在整体架构设计上,GaussDB底层是分布式存储,中间是每个DB特有的数据结构,最外层则是各个生态的接口,体现了多模的设计理念。
不久前,华为也发布了基于GaussDB数据库构建的MetaERP系统,MetaERP采用全栈自主可控技术,基于华为欧拉操作系统、GaussDB等根技术,采用云原生架构、元数据多租架构、实时智能技术等,提高业务效率,提升运营质量。华为的MetaERP系统不仅仅是一种软件产品,更代表了一种全新的经营理念,也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业务。
华为公司业务应用与IT装备部部长常栋在一次内部会上分享了他对ERP的理解,以及MetaERP的成功经验。
吃透原理、突破技术,严格规格、精湛工艺
——5月MetaERP项目经理务虚会上讲话
常 栋
感谢大家参加今天的项目经理会,利用这个机会,把奖牌发给大家,大家齐聚一堂,是春风拂面,也是充满自豪。大家欢欢喜喜地把奖牌领了,差不多4年的劳动的结晶、智慧的结晶、胜利的成果。
近期经常有人问我ERP成功有哪些经验,借这个机会谈一下我的体会。
一、吃透原理,只有吃透原理,才能通过持续创新,打造自主可控、有未来的产品。
我们做事情不能只引入而不吃透原理,在电动电驱的原理上,中国和世界基本上在同一个水平线上,从电路驱动的原理出发,做一个新的电动车,无论是在操控性、稳定性、质量、还有可维护性等方面,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现在中国的电动车也起来了。MetaERP参考过去信息化的经验,但是这种参考不是生搬硬套。比如收入成本确认上我们创建了一个收入成本新的业务对象,解决了一个大的难题,在里程碑式的大型工程项目,一直没解决收入触发的问题,这次做了创新。在没有吃透原理的情况下,没有办法做这种创新,没有二三十年变革积淀,就不会有这种创新。做到了吃透原理,才有持续发展的基础,才能有未来。
那什么叫ERP的原理呢?回到原理的出发点Resource Planning,Resource是资源,做好Planning,其实就是做资源配置。除了市场用看不见的手,价值规律来发挥资源配置之外,企业内部是通过管理手段来进行资源配置,管理手段如果仅靠人拉肩扛,没有办法做到实时动态精准的资源配置。为什么企业能够做资源的配置,因为在一定规模范围内,通过管理能够让资源配置效率高于企业之外的市场。但是想让资源的配置效率提高,能够达到更好的经济效益,就要靠一套企业信息化系统。回到企业的性质上来,运用管理的手段,不断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
如何让资源配置效率最高?第一步要把各类资源识别出来并数字化了,比如说一个设备、一个物料,一个工序,把它映射到数字世界中,把它变成一个数字化的资源。这次做的近30多个服务,大家耳熟能详的PO、AP都是资源。但是光有资源不行,把它结构化数字化还不行,第二步把资源的配置的过程要记录下来,然后再去根据供需的波动来调整配置的过程。所谓资源的配置过程,无论是资源的组合形态,还是资源在组合中运行形态,华为公司定义了一个词来描述它,就是流程。流程就是资源配置的组合,就是资源运行的状态,如PTM流、OTC流、PTP流。流的方案上,先把资源都识别出来,把它结构化数字化,然后在这个上面沿着流把资源组合起来,同时要记录它的运行状态。在流程的基础上,承载了匹配关系、满足度、状态。第三步就是构建企业的大脑做资源的配置,就是计划大脑和经营分析大脑。计划大脑是从数量上来看资源配置的情况,并且依据下面流程的状态,实时动态让计划反馈产生新的资源配置的指令。这就是资源配置的过程,但是光有数量不够,还得看金额,低端的手机和Mate50手机的价值是不一样的。所以还要把它转换,把数量转换成金额,叫计价的过程,这时候有个非常重要的引擎在计算金额。资源配置的状态不仅仅是数量、位置、时间,还有一个重要的属性就是计价。成本引擎把数量翻译成金额,成本和金额也是我们状态的一类。再到经营大脑,从财务的视角来看资源配置的效率,让一线指挥官、经营指挥者能够看到超长期存货到底是多少、影响多少现金流、收入是多少、收入完成率是多少等等。大家耳熟能详的经营分析指标,是从财务的视角去看资源配置效率,这就是ERP的原理。
我们吃透原理表现在方方面面:采购计划的算法,怎么进行供需匹配,BOM延展,lead time,考虑计划的参数和因子做出采购计划,它的算法就是原理;一个WIP工序移动的过程,用什么样的规则来进行移动就是原理;会计的各种事项触发,各种会计的准则就是原理;税务交易计税的各种税法的要求,把它结构化就是原理。这些都表现在大家设计方案里了。所以这次做的不是一个山寨版ERP,不是单纯的模仿,而是在吃透原理的情况下,做到完全自主可控。
二、突破技术,采用云原生、大数据实时智能和元数据驱动最新技术架构,灵活的数据定义、实时的资源配置,做到产品竞争力领先。
这次我们直接上互联网最新架构,第一个用CCE Turbo容器云,做到一分钟起弹3000个容器,一个容器假设能够占到半台服务器,也就是说一分钟之内,能够拉动1500台服务器提供服务。Oracle的计算架构是给你一个固定的集群资源,它有个调度器叫并发管理器,算力不够就排队。记账做到实时生成分录,是因为用了云,但是过去是每5分钟,甚至有的可能要等10分钟,过去的调度机制要排队,不能实时。我们用了最新的算力架构,做到了on-demand来获取算力,做到real-time交易。
还采用了大数据的技术,“180报表”尽量做到实时。整个GC的平台就可以存储大数据,为了解决Legacy ERP爆仓的问题,下大力气清理历史数据。未来数据就可以不用归档,都可以放在我们的大数据平台,无限存储、实时计算,要做到这两点很难的,互联网的技术真的是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我们正在和盘古大模型合作,在未来产品优化中要用生成式AI重构ERP,第一个在生成式AI上引进到企业管理领域,我们有样的条件。将来希望把ERP的数据放在里面做训练,现在培训ERP操作发上岗证,都是界面逻辑考试发上岗证,未来ERP的上岗证,就是“提词师”。我们有一个产品经理说,用AI值得把ERP重做一遍。
为什么叫Meta?就是能够更好的来定义数据,把这个定义权还给用户。描述一个数据的数据叫元数据,这张桌子长宽高,华为只用长宽高,就定义长宽高三个属性。如果其他企业客户,说我还想定义颜色、还想定义材质,他可以在元数据描述这张桌子的三个属性上再加两个属性。把对业务实体结构化的权利,以及基于一些属性简单的逻辑处理定义权交给用户,把系统就变成一个开放的系统、可扩展的系统,所以把它命名MetaERP。这里面要解决很多技术难题,比如说性能损耗,我们攻关把这个损耗降到最低,用户几乎感觉不出来,同时把灵活性数据定义的权利还给了用户。以用户为中心,根据场景来定义用户要的数据,以此来驱动企业经营管理系统功能不断完善,这是我们技术上的突破。
经常讲三驾马车,云原生、大数据实时智能和元数据驱动,将来还有更新的技术集成进来,包括刚才说工业互联网的技术,工业互联网后面又有5G加持等。如果有了这样一套能够进行实时记录、实时反馈,并且人机交互友好,那它就是一个数字世界中的实时企业,就是企业中的 Digital Twins(数字孪生)。这些技术的突破将会建立一个自动驾驶的企业管理系统,但是没有这个技术,那是不行的。到年底发布SaaS版本的MetaERP,竞争力就是突破技术,我相信这套架构具有显著领先的优势,把这个版本的品牌打响,让历史记住这个关键的版本。
三、严格规格,统一架构语言,架构规范和代码规范形成军规,打造高质量产品。
从马来上线的版本,到了华为技术上线的版本,很多程序又改了一遍,现在我们又做优化。画图纸、做整车的每一个部件,如何做到高质量的准出,部件和部件如何严丝合缝的组成一辆整车,这需要严格规格。在严格规格上面,我们要下大力气解决架构语言理解一致性的问题,同时要把架构标准到代码规范形成军规,围绕严格规格打造高质量的产品。
四、精湛工艺,用最少的人做最高质量的事,批量切换、在线协同,提升MetaERP实施工程能力。
这次切换15个小时,前面有大量流的测试流水线自动做测试,有场景、场景因子,还能自动造数,所以不需要这么多人拉肩扛测试了。上线切换有ERP伴侣,北向系统扳一个开关就连过来了,就是切换的工程能力。以前马来上线很多人参与上线,协同起来困难,现在参与上线的人已经减少,而且实现了在线化。能够形成高效的协同,这就是我们的工程能力,所以说要精湛工艺。
前两条吃透原理、突破技术,是从0-1成功要素。后两条严格规格、精湛工艺,是我们能够大批量实施、大批量切换的核心能力。
失败的原因千万条,成功的道理都一样,“吃透原理、突破技术,严格规格、精湛工艺”,朴素的道理贯穿于MetaERP的设计、开发、测试、上线等环节,使我们取得了过去的胜利,这也是我们未来能持续发展的法宝。
【点评】
吃透原理、突破技术,严格规格、精湛工艺。是ERP成功的经验总结,也揭示了打造产品的普适性道理。做任何事情都一样,先得脚踏实地,理解事情的本质;在理解事情本质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创新性的解决方案、突破,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结合最近大家在写的ERP替换纪实,每个产品模块最初都碰到挑战、困难、迷惘,甚至一筹莫展,但是通过团队一起的讨论、琢磨、攻关,好像一下子就打开了天窗、揭开迷雾,最后豁然开朗。背后当然有大家辛勤的付出,本质就是吃透原理!
▼
蓝血研究院近期公开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