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肖特连续五年参加进博会,每届都没落下。但实际上参加进博会的心路历程和感受已经有所不同。”第五届进博会期间,在德国高科技企业、特种玻璃发明者肖特集团的超大展台前,肖特集团中国区总经理陈巍对澎湃新闻说道。
展台面积从2018年的36平方米到今年的180平方米,从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参展到年年赴约一站式收集市场需求、推进技术革新,进博会之于肖特集团的意义已然发生了改变。
在2020年的进博会上,肖特首发了一款比头发丝还细的超薄柔性玻璃。从展品变商品,进博会成为这款超薄柔性玻璃的最佳市场助推器,在中国市场快速铺开。到了2021年进博会举办时,肖特已与多家国内知名手机品牌开展可折叠手机的应用开发。2022年,小米、OPPO、vivo等多家品牌的可折叠手机均应用了这款玻璃,与消费者见面。
“进博会提供的不仅仅是一个品牌展示窗口,更加速了我们的创新产品在中国市场的落地。”陈巍介绍说,就在今年进博会前夕,肖特的研发人员在实验室中实现了比“超薄”更薄、最薄可以达到仅16微米(相当于头发丝的1/5)、弯曲半径可小于1毫米的最“卷”玻璃——当应用在折叠屏手机上时,更小的弯曲半径意味着手机可以更加轻薄、更便于携带。凭借其性能优势,未来还将实现更广泛的用途。
澎湃新闻注意到,肖特的柔性可折叠玻璃是进博会上的“明星展品”,不少参展者属于“慕名而来”:“请问超薄折叠玻璃在哪?”
陈巍认为,进博会给各行各业提供了充分交流市场需求的平台,“没有一个创新是靠闭门造车获得的,都必须基于客户和市场需求。”对于像肖特这样的参展商而言,进博会形成了良性循环效益:一方面向市场展示创新技术,促进商品化进程,另一方面提供了收集中国消费者需求、汲取创新动能的窗口。
肖特集团亚洲区平板玻璃销售总监杨晓丹也言及,产品创新是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开发出更接地气的产品,“进博会恰恰是这样一个开放的平台。”比如在进博会展台上,肖特展示了针对中式厨房开发的特殊涂层玻璃,具有疏水疏油性能,使玻璃表面的油污、水渍更易于清洁。
2021财年,肖特在华销售额达到3.5亿欧元,增幅超24%。“我们制定目标,每年在中国的销售收入实现15%的增幅,且这个趋势至少持续到2025年。以2020年作为基数,到2025年肖特在中国的业务收入将翻一番。”陈巍说,上述目标需要通过本土投资、技术引进等方式实现。新冠疫情爆发后,肖特在华投资不仅没有削减,反而增加。
2021年,肖特宣布在中国增加3.8亿元投资,以扩充医药包装产品的产能。与此同时,在华药用玻管厂二期再追加7000万欧元,进一步扩建缙云药用玻管厂来支持国内疫苗玻璃瓶的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