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IT >

小米迎来科技涌现时刻

时间:2023-08-21 17:28:43       来源:腾讯网

在那场持续近四个小时的年度个人演讲上,除了自己的求学创业历程和团队倾注心血的最新产品,雷军提及的最重要一番内容是有关企业科技战略的新思考——这是在他领导下的这家世界500强企业,眼前最为关键的一个节点。

8月14日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小米正式宣布科技战略升级,其未来的科技理念为,选择对人类文明有长期价值的技术领域,坚持长期持续投入。

这场战略巨变的背后已经形成四条清晰的执行路径:深耕底层技术,长期持续投入,软硬深度融合,AI全面赋能。其中,针对“软硬深度融合、AI全面赋能”,小米将其概括为一个公式:(软件×硬件)ᴬᴵ。


(资料图)

这是一个颇具深意的公式。面对AI时代巨变,“AI”的次方论站位代表了小米的独特拆解,是这家从年轻步入成熟的中国科技公司,加入到下一个超级大周期之中的独特方式——这个方式不同于行业竞争者,更不同于从前的小米。

什么是AI次方论?

新一轮产业与技术的变革正在发生,科技公司的卡位战在暗流涌动中徐徐展开。对此,小米认为,AI是未来最大的变量,也是最先进的生产力,这正是AI次方论诞生的背景。

“(软件×硬件)ᴬᴵ”这个公式,是AI首次以次方的方式,出现在科技公司的赛道战略当中。从战略层面看来,这是小米对于软硬深度融合、AI全面赋能的高度浓缩,具有直击目标、简洁明了的指导意义;从操作层面看来,这代表了小米执行AI相关战略的具体行为范式。

小米之所以要以次方论的方式,显示AI对于公司产品和战略的价值,与其公司形态紧密相关。

小米是一家软件和硬件都已形成完整生态系统的科技公司。这种双系统生态的完备性,早在小米提出“硬件+新零售+互联网”的铁人三项模式时就初见雏形。多年过去,其完整性得到更大的促进。目前,小米正在构建不断延展的科技场景,从智能手机到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再到智能制造、智能电动汽车以及仿生机器人,全力营造更先锋完备的科技生态。

与此同时,小米所打造的科技生态并非分门别类单打独斗,而是在不停促进生态之间的融合发展,塑造一种多元融合的技术体系。

例如,小米此前发布的CyberDog仿生机器人视觉系统,最后成就了小米手机的“万物追焦”功能;步入造车领域后,小米得以高效推动自动驾驶功能的发展,主要依靠2017年就布局创办的小米人工智能实验室,并且,来自自动驾驶部门的技术成果又再次反馈到人形机器人CyberOne上,构成了仿生机器人的大脑。

这意味着,小米对AI的理解不只是大模型,而是更看重AI全面赋能,为手机、汽车等所有核心业务都注入AI引擎。事实上,这种多元融合的技术体系,本身也更加需要AI全面深入的能量提供,这在产品层面是对其性能的提升,在战略层面则是未来长久的竞争力。

在更宏观的行业背景下,进入AI时代浪潮之后,小米要想彻底搭上AI变革的快车道,也不能忽视任何一个版块。因此,软硬一体、全面AI赋能,是小米立足下一个大周期的根本答案。

雷军在演讲上表示,“软件硬件深度融合,是为用户提供独特体验的根本保证,而AI则是未来的生产力,也是小米长期持续投入的底层赛道之一。”

当AI能力融入了所有软硬件,促进其全面深度融合之后,小米的科技护城河将得以建立。这是一家科技企业得以穿越周期,获得持久生命力的根本来源。

更独特全面的小米AI

小米对于科技战略升级的执行,已经落实到最新的产品进展之中。

在此次周年演讲上,小米正式发布了旗舰手机、AI大模型、仿生机器狗等产品和技术。其中,新一代折叠屏手机小米MIX Fold 3,是市面上相对引领行业的5G轻薄全能折叠屏,同时也是唯一打造全焦段四摄的极致轻薄折叠屏手机;Redmi K60至尊版生动演绎了上下游“软硬深度融合”之后,从硬件底层贯通带来的应用体验。

新一代仿生四足机器人CyberDog2则是小米对于前沿科技产品的探索。技术方面,CyberDog2搭载了小米自研的CyberGear微电机,配备了AI融合感知和决策系统,共有19个传感器,增加听、看等感知能力。关键的是,小米从代码、结构图纸都做了最大程度的开源,并提供了图形化编程和各种感应能力的模块化处理,让更多开发者得以参与推动未来仿生机器人的发展。

产品之外,小米对于大模型的推进成果,显示了AI次方论的引导之下这家公司对于AI的独到理解。

今年4月,由栾剑带领的小米大模型团队成立。小米并未跟随行业有关通用大模型的热潮,而是找到了更适合自身特性的方向。据介绍,小米目前主要推动端侧大模型落地,优先考虑在手机上实现端侧跑通,让每个人都能更好在手机上使用大模型,得到更聪明、能干、安全的智能手机体验,并加速全场景智能的融合打通,因而其技术的主力突破方向在于轻量化和本地部署。

就阶段性成果而言,小米在百亿级内参数大模型取得了不错的进展。

其中,小米60亿参数的自研大模型在C-EVAL权威榜单上取得同参数量级排名第一,在CMMLU中文向大模型取得排名第一;小米自研的端侧大模型已经在骁龙平台跑通,目前自研13亿参数端侧大模型的效果,在部分场景上可以媲美行业60亿参数的云端大模型。

雷军在周年演讲上分享称,目前团队已经陆续有了一些应用尝试。其中第一个应用大模型,就是将智能语音助理小爱同学升级了大模型版本,并已于近期开启邀请测试。

这一切的行动都在指向小米正在践行其最新科技战略,展现对于底层技术长期投入的决心,并不断将阶段性成果融入软硬件产品中,促进其深度融合。

同时,这背后也是小米升级科技战略之后所强调的“长期价值”。前述提及的科技成果,例如更安全智能的手机、功能更齐全的仿生机器人,最终均以更好服务人类生活、提升科技使用的效率和获得感为终极目标,而这正是小米当下所追求的。

“我们着眼长期价值,坚持长期投入。只有这样,才能构建核心竞争力和护城河,才能真正成为一家伟大的科技企业。”雷军说,小米的科技探索,不仅要对人类现在的生活有价值,更要对人类未来的创造、进步和发展有贡献。

小米的科技涌现时刻

此次战略升级将助推小米迈向一个重要节点,即属于小米的科技涌现时刻。

小米的故事从2010年4月6日银谷大厦的一锅粥说起。那时候,还没有人会想到,这里会走出一家形态前所未见的公司——它从智能手机出发,以IoT及互联网生态作为承接,又逐渐派生出AI、仿生机器人、汽车等多个重要分支,创业至今,它已经集齐即将影响行业未来十年的多个关键变量。

而在过去十三年的技术沉淀中,小米已经打造了一系列针对前述关键领域的布局,并通过自研突破掌握了大量底层技术。

目前,小米的技术研发布局已进入12个技术领域,包括5G移动通信技术、大数据、云计算及人工智能,同时基于智能制造,进入机器人、无人工厂、智能电动汽车等,总体细分领域达99项。在知识产权方面,截至今年3月31日,小米全球授权专利数已超3.2万件。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公布的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有效全球专利族企业排名,小米专利族占比4.1%,首次进入全球前十。

小米不仅有领域覆盖上的广度,同时也具备针对个别行业的纵深度。

以小米最新科技战略中站位最为突出的AI赛道为例,据悉,自2016年组建AI团队以来,小米人工智能团队经过7年6次扩展,人员规模已达3000多人。同时,小米AI的技术能力目前已经覆盖了视觉、声学、语音、NLP、知识图谱、机器学习、大模型、多模态等众多方向,并全面赋能了从手机、汽车、AIoT、机器人等多个业务板块。

这一切技术成就不仅来源于公司高层的战略决断,同时也归功于这家企业对于科技所代表的长期价值的投资决心。公开资料显示,过去六年,小米研发投入的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8.4%,预计2023年小米全年的总研发投入将超过人民币200亿元,未来五年,其研发投入将超过1000亿元。

于是,科技变量、研发积淀以及长期价值投资理念的三重叠加之下,小米已然从追求更极致的产品性能,探索更广阔的市场规模,转向钻研更底层的技术原力,成为脚踏实地做研发的科技企业,迎来自己以多元融合的技术体系为特性的“科技涌现”时刻——它将涌现更多有关科技的深刻和独特理解,并将其全面融入自己的软硬件产品中,在潜移默化之中完成“科技小米”的华丽转身。

这是小米在第二个十年浪潮中的最重要变革,也是它进一步跻身全球头部科技公司行列的关键一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