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头霓屿“十里湿地”的红树林。郑特摄
龙港红树林省级湿地公园。郑特摄
北纬27°,是世界茶叶的黄金种植带,也是我国红树林自然分布的北界。
(资料图片)
66年前,位于北纬28°的温州乐清西门岛,为了抵御台风,岛上渔民试着从福建引入秋茄胚轴,成功种植了3万余株红树苗,面积达到10公顷。这一次的北移引种,改写了我国红树林生长的地理北界。
红树林向北挺进1°,为温州造出了5445亩的“海上森林”,约占全省红树林面积的75%。
“海岸卫士”“海洋绿肺”“鱼虾粮仓”……从人们对红树林的赞誉中,足见其珍贵的生态价值。作为一种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特有的木本植物群落,嗜热畏寒是其天然属性。因此在北移过程中,红树林遭遇着史无前例的生存挑战。
长不大的红树林,为什么还要种?
春分一过,位于洞头霓屿的“十里湿地”,一片绿意葱茏。
洞头海洋经济科技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李昌达指着绿油油的一株株小树苗说:“那就是红树林。”
红树林不红,因其富含“神奇”的单宁酸,一旦刮开树皮暴露在空气中,就会迅速氧化成红色。
放眼望去,李昌达口中种了5年的红树林,平均高度约70厘米-80厘米,即便是最早2016年试种的3亩树,也勉强有1米高。这与教科书上描绘的“红树林有着茂密高大的枝体宛如一道道绿色长城”并不一致。
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刘星博士一语道出问题症结:北移后的红树林,面对频繁的冬季低温及降低的积温,生长发育明显受限。另外,如果红树植物早期的生长速度赶不上滩涂淤积速度,那对红树林来说就是一个灾难。
温度,把控着红树林的“命门”。温度和洋流主要影响红树林在全球和区域尺度上的分布,而盐度和淹水时间则影响其在河口和潮间带尺度上的分布。我国现有的27种真红树植物中,目前只有秋茄和桐花树,在更高纬度的严冬中存活了下来。
隐患也随之而来。“林分连片,树种单一,极易造成病虫害爆发。”刘星所说的,也是李昌达正发愁的。前两年,由于遭遇严重的病虫害,这片红树林损失惨重。
还有外来植物互花米草的入侵,抢占滩涂挤压红树林的生存空间。在西门岛上,红树林和互花米草,正陷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混战。
受到自然环境的限制,除龙港、苍南的红树林外,其余各地的小树普遍长得不高。
比如“十里湿地”所在的霓屿,就有村民质疑道:长不大的小树苗,究竟有啥用?
为了让红树“活下去、长起来”,李昌达尝试通过加密补植的方法,但存活率不高。“海上造林不比在陆地上,有时候只相距二三十厘米,就是有一棵树长起来了,另一棵树种不活,原因很难讲。”
红树林修复,技术攻关仍是最大的“瓶颈”。
人们忙着去寻求一种更科学的种植和修复方法。主动行动的背后,是区域生态本底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发生着质变。
这片原来连对虾都养不活的滩涂,如今出现了贝类、鱼、虾、蟹等多种海洋生物。监测记录到的鸟类有50多种,其中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脸琵鹭”。
除了看得见的变化,红树林还能净化海水,强力吸附水中的氮、磷、有机物和有毒重金属。此外,作为重要的三大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之一,红树林碳封存能力极高,在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红树林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哪怕长不高、长不大,一小片也足以改变一个地方的生态。”提起红树林强大的生态服务功能,刘星颇为感慨。
生产和生态“两本账”,该怎么算?
大面积扩种红树林,难在哪?各地给出的答案出奇一致:用地矛盾。
在早前一次温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接听12345政务服务热线时,有群众打进电话问道:“海边滩涂上大面积种植红树林,有没有考虑我们老百姓赶海怎么办?”
人与树,孰进孰退?在西门岛上,66年前种下的红树林,只剩下3亩。西门岛村书记陈传宝说,在20世纪90年代,当地人为了发展养殖,大片的红树林被毁。直到2005年,西门岛才重启规模引种红树林。陈传宝至今记得,召开村支部大会提到收回养殖用地种红树林时,坐在下面的群众一片反对声。“岛上村民祖祖辈辈靠着浅海滩涂养殖生存。收回滩涂,那就是断了渔民的生路。”
苍南沿浦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主任陈诗凯曾多次协调解决滩涂用地政策处理,在他看来,解决矛盾,就要厘清生产与生态“两本账”。
1亩滩涂种植红树林的成本在4000元到3万元不等。陈诗凯解释,这要看滩涂需不需要改造、是否涉及工程。种植之后,还需要长期投入营建和管护费用。
另外,对于地方发展来说,根据我国《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5年)》,明确对现有红树林实施全面保护。“这相当于划了条生态红线,谁也把不准这会不会与城市未来的规划冲突。”在李昌达看来,滩涂留白还是种树,需要平衡。
纵观温州的红树林版图,除1957年乐清西门岛最早开始引种红树林外,还有龙湾树排沙省级海洋特别保护区、龙港红树林省级湿地公园2处以红树林保护为主的自然保护地。此外,在鹿城、洞头、永嘉、瑞安、平阳、苍南等地都有种植。
树进人退,每一步都很艰难。但人类退的每一小步,却是环境保护前进的一大步。
沿着沿浦湾4.6公里的岸堤上,种植了2000亩红树林,底栖生物大幅增加。沿浦镇已在着手谋划“林下经济”——创建千亩滩涂大型底栖生物栖息地、千亩蛏子苗自然繁育基地、千亩海蜈蚣增殖基地。
记者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生态修复处了解到,一公顷的红树林一年的生态价值为329.12万元。按此计算,温州红树林一年贡献的生态价值为119470.56万元。其中包括生态观光功能、海洋生物增养殖和保育功能、净化养殖废水功能,以及逐步开发的碳汇交易项目,吸引社会资金建立蓝碳基金等。“这是生态账,算的是长远账。”市林业技术推广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相关负责人说。
《行动计划》也留出了一道口子:自然资源部将按红树林造林合格面积的40%,给予地方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奖励。
北移这么难温州为何要引种?
西门岛,被学界公认为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中国红树林北界”。其突破性意义在于首次确定了较高纬度海域(浙南)红树林秋茄的宜林线,建立了一套适合我国较高纬度海域生境的红树林北移技术。
通过引种试验、低温驯化、抗寒锻炼,2010年,继秋茄大面积种植后,桐花树也成功突围,落户温州湾。
由此,温州成为红树林北进计划中独一无二的“试验场”。
在这场大型的试验中,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科研团队聚焦红树植物育种、造林栽培技术以及抗寒耐盐生理机制开展相关研究,阐明了浙江省主栽红树植物秋茄生长与温度、盐度、潮位等环境因子的关系,为继续北移扩面提供技术支撑。
在育种方面,通过省级良种审定的龙港秋茄母树林,因长势喜人成了科研人员眼中的“香饽饽”,每年可提供良种苗300多万株,可以保障浙江省红树林造林2000亩。
每隔一两个月,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杨升博士和同事就要来龙港走一趟,密切监测着红树林的生长情况。“经过在温州长期的耐寒驯化,这里已选育出国内首个红树植物秋茄耐寒良种,可耐-5.5℃。能不能耐更低温,适应更高纬度?这是研究的方向。”杨升说。
在浙江,红树林已经踏访更高纬度的浙北地区,从台州、宁波到舟山,一路向北。
当下最重要的是现有红树林的经营管护,重点对现有红树林的保护,同时保护红树林支撑的滨海生态系统。这还需要更多的技术支持和政策保障。
科研攻关下一个关键突破在什么时候?谁也不知道答案。但在科研人员的心里有一本账早已明晰:只有平衡好保护和利用的合理尺度,红树林才能得到永久保护。
原标题:突围北纬28°温州红树林生存实况调查
记者孙余丹杜一川刘宏宇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