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温州教育如何实现新发展?8月18日上午,未来教育瓯江论坛(第二期)在温州市教师教育院洞头分院举行。温州第二高级中学、温州人文高级中学校长陈德曹等9位知名校长围绕高质量办学、课程建设等话题,共话温州教育未来新发展,他们建议用好人工智能、用好校友资源。
论坛上,不少校长关注到人工智能应用这个话题。温州科技高级中学校长何旦旭说,作为特色高中,他们将为学生打造人工智能科创中心和个性定制实验中心,开出人工智能通识课程,让孩子们早一点、深入一点了解人工智能及其带来的社会变革,走出一条“培养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质”的特色发展之路。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校长温在权认为,进入大数据时代,学校要借助信息数据提升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水平,“现在已是‘ChatGPT’时代,我们不能只停留在PPT时代。”
(相关资料图)
校长们在论坛上作分享发言。
未来如何实现高质量办学?
温州第二高级中学、温州人文高级中学校长陈德曹认为,要找出学习内在规律,实行一科一策,以知识分类促使学习方式选择,更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瑞安中学校长王安国建议,打造校友高品质共同体,推动学生从浅表学习走向群体性探究,借用全国校友群体资源反哺学校,谱写家乡的诗和远方。温州市第八高级中学校长高琼林建议,通过文化建设、数字赋能、课程建设、课堂变革、活动开展等多个维度,借鉴书院精神,促进每一个生命的舒展,推动学校高品质发展。
温州市市府路小学(集团)校长张志钦介绍了学校的PLA课程。PLA课程是以项目化(Projectization)学习为载体,以学校周边在地化(Localization)资源为基地,以实现学生素养化(Attainment)为目标的无边界“家校社”教育课程。他说,课程重构与学习变革,是“未来教育”的一个重要趋势,全力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模式,构建无边界“15分钟教育新生态圈”尤为重要。
职业教育未来如何发展?
温州华侨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校长徐健认为,职校未来集“城市综合体”“文化创意园”“和谐动车组”“信息发布厅”等功能于一体,集聚更多的资源、元素,激活团队和组织单元,让社会各界听到职教声音,“职业学院办学特别需要平台,做到开放、融合、跨界、互动才能更有活力。”
还有几位嘉宾在校园管理方面分享了自己的观点。苍南县灵溪中学(三禾高中)书记黄发锐认为,教育管理的过程就是不断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要多换位思考,从细节入手。永嘉县崇德实验学校校长徐李勇表示,学生心理健康事关学校稳定发展,要花大力气打造功能齐全的心理辅导室、组建专业素养过硬的心理辅导师队伍等,提升学校对学生心理危机干预能力。
“未来教育”是温州近年来探索打造的具有辨识度的品牌。早在2018年,温州市就开始在市域内整体推进“未来教育”体系建设,并于2020年出台为期五年的行动方案。2021年,温州市教育局印发《温州市“未来教育”创新区、窗口校培育导引》,确定96所学校为首批“未来教育”窗口校种子单位。
“未来教育”窗口校培育包括未来校园空间的数智化、未来课程实施的校本化、未来课堂学习的个性化、未来教师(校长)发展的专业化、未来学生评价的立体化及未来学校治理的现代化等。经过两年培育,鹿城区、瓯海区成为第一批“未来教育”创新区,温州中学等26所学校升级为窗口校,温州第二高级中学等29所学校成为窗口项目学校。
原标题:未来教育瓯江论坛第二期昨举行
温州教育如何实现新发展
校长们建议用好人工智能用好校友资源
记者曾云毕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