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六一”儿童节前后,一支由东汉陶持镜俑为灵感改编的少儿独舞《执镜俑》在网上获得了千万点赞,人民网、新华每日电讯、中国青年报、美丽浙江、封面新闻等上百家主流媒体转发并为舞者“打call”。
(相关资料图)
跳这支舞蹈的小姑娘是温州乐清的小学生杨伊一,她就读于乐清市虹桥九小二年级。近日,记者采访了杨伊一的妈妈,听她讲述小伊一如何从一个不敢上台的害羞小姑娘蜕变为独舞小精灵背后的成长故事。
杨伊一
一年磨出“精品舞”
“其实这支舞蹈已经跳了一整年了,而且最初是为参加校艺术节准备的。”伊一妈妈说,伊一小时候是非常胆小的,幼儿园一次群舞表演,她已经装扮好,最终却因怯场不愿意上台。4岁时,她便送女儿去学舞蹈,初心只为锻炼胆量。
刚开始的舞蹈课都是大课,伊一跟着小伙伴们一起蹦蹦跳跳很开心。一年级时,妈妈和伊一商量试着参加虹桥九小的校艺术节锻炼一下,母女俩找到舞蹈老师,将大课中跳的印度舞进行细抠后,便站上了校艺术节的舞台。没料到伊一的表现很亮眼,获得了校艺术节的独舞一等奖。“也是那个时候,老师发现了伊一的舞蹈天赋,她的表情和肢体动作特别有表现力,学舞速度快、韵律感强。”有了一年级的好成绩,二年级的校艺术节,伊一妈妈便想着能好好排一支舞让孩子去参加。
少艺研舞蹈工作室的连老师根据伊一的年龄特点,将群舞《执镜俑》改编成了独舞。从刚开始不会扭、不会蹦,没有节奏、没有表情,通过一节节课的打磨,慢慢有了模样。这支舞刚排完时,正巧“花开未来”少年儿童艺术展演2022年“小舞蹈家”比赛在报名中。
“舞蹈已经学完,不如先去练练胆,到校艺术节时,更娴熟一些。”伊一妈妈笑着说,当时想着在杭州比完赛,就能到嘉兴找爸爸汇合一起过暑假了,想法特别单纯,根本没抱获奖希望。但没想到无心插柳柳成荫,杨伊一穿着一套租来的演出服,在比赛中脱颖而出,一路从市赛、省赛,再到全国赛。“全国赛当天,她跳到最后有一个失误,镜子没拿稳飞出去了,我当时还以为没戏了。”但舞台上的伊一没慌,利用一个转身后,弯腰拾起了镜子,完成了最后的endingpose,评委对她的机智操作大加赞扬。最终捧回单三双2014年组别全国特等奖。
拿了大奖后,伊一妈妈觉得服装不能再糊弄下去了,于是花了2000元为《执镜俑》舞蹈定做了一套演出服和头饰。“这套衣服很精美,贴了亮闪闪的水钻,但我觉得蛮贵的,认为多表演几次,才有价值,女儿也想多穿几次这套漂亮裙子。”想法简单的母女俩一拍即合,报名参加了2022年暑假举办的“我爱舞蹈”乐清市第五届舞蹈大赛,伊一不负众望捧回少儿A组表演金奖。一年时间,随着台上不断绽放、台下不断精进,伊一的表现一次比一次精彩。今年,她代表学校参加2022学年乐清市中小学艺术节,获独舞小学组一等奖。
绑着沙袋练体能
这一年来,虽然每次上台,伊一跳的都是《执镜俑》,但几乎没有一次一样的。从刚开始音乐时长2分多钟,到后来延长至3分多钟。每次下台后,立刻复盘和改进,随着体能训练和舞蹈能力的提高,老师给这支舞蹈不断注入“难度值”,到如今已是4.0版本。
在她的日常舞蹈训练中,你会看到她脚腕上绑着两个沙袋。舞蹈老师带着她跳两遍,已经觉得体力耗尽,更何况她还绑着沙袋,常常一节课下来,伊一的整套练功服都被汗水湿透了。她的舞蹈老师连老师介绍,她提倡舞蹈是对孩子天性的激发,这支舞得到大家如此喜爱,相信都感受到了舞蹈中传达的能量。伊一是个非常有韧性的小姑娘,一支舞不断地改和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一般早已不耐烦,但她每节课都能高质量完成,不偷懒不丧气,虽然偶尔也有哭鼻子的时候,但只要鼓励一下,便又能站起来继续跳下去。
而这份超出同龄孩子的韧劲和勤奋,也得益于伊一妈妈的言传身教。伊一妈妈平时报名参加了绘画、爵士舞等课程,每天画一幅画、运动一下,是她一直坚持做的。“我虽然没有说在嘴上,但我想我的坚持应该有影响到孩子。”伊一妈妈说,有天赋是一件美好的事,但更多时候,成功是需要在天赋上用努力去加持的。
这几天的网络热度一定程度打扰到了一家人的生活和心情,但伊一妈妈也清醒理智地认为,一时的热度终会散去,作为一名小学生,伊一的人生道路才刚开始,不管是在学习还是兴趣爱好上,今后都需更踏实努力。
“反正大家是通过这个舞蹈认识她的,卸了妆谁还认得出。”就像伊一每次面对镜头时展现出的那个灿烂的笑容一样,伊一妈妈也无比乐观、可爱。她希望女儿能一直快乐跳舞,在治愈自己的同时,还能把这份快乐感染别人。
原标题:跳活《执镜俑》的杨伊一:做一个治愈他人的快乐舞者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