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内外多家旅游公司推出AI服务 “AI+旅游”风口来了?
本报记者 李豪悦
随着海内外技术巨头先后在生成式AI上的突破,AI技术无疑成为今年资本市场最受关注的话题。各行各业都开始在“AI+”方面进行探索,2023年迎来复苏的旅游产业也不例外。
【资料图】
万达集团6月5日推出了AI导游小丹。官方信息介绍,这是全国首个旅游景区AI导游。据了解,数字人AI导游小丹是为贵州丹寨万达小镇量身打造,也是基于大语言模型开发的智能导游。官方数据显示,6月5日上线至今,体验用户超过30万人。
这种旅游产业结合AI的方式很快引起投资者的关注,6月8日,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向其他旅游上市提问在AI方面的布局。其中,众信旅游在投资者平台回复,AI技术对于旅游行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公司持续关注业内前沿科技发展趋势,积极组建专业团队深入探讨研究其在旅游行业的实际应用能力,并将根据市场需求和技术成熟度调整自身旅游产品内容和服务方向。
那么,“AI+旅游”在当前还处于怎样的阶段?哪些环节可能成为“AI+旅游”的爆发点?
在“2023新文旅产业发展峰会”现场提到AIGC与文旅融合时,上海春秋旅行社副总经理兼信息技术部总经理时珠荣表示,从文旅行业现状来看,还未充分完成数字化的改造,但随着时代的更新和科技的发展,就要面临新一波从数字化到智能化的跃进。因此,在文旅行业消费加速回暖背景下,如何提升内生动力和服务质量,加速旅游供应链迭代和消费端升级,适应旅游者个性化和差异化需求,是文旅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
北京联合大学在线旅游研究中心主任杨彦峰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旅游行业在AI技术上的探索很早就开始了。当前集中应用的主要是翻译、导游工具。“比如,旅游行业用得比较多的讯飞翻译,算是早期AI融合比较成熟的代表。因为人工智能最先获得突破的就是语言翻译,然后语言又是导游和跨国旅游的必备工具,旅游翻译工具是AI结合最深入的环节。其次是导游工具等辅助性质的产品。因为获取的信息比较简单和结构化,主要涉及吃住行游预购,或怎么坐车等指向明确的信息,没有那么发散,垂直性比较好,容易落地实现。”
记者了解到,从当前海内外尝试AI的旅游公司布局看,绝大部分“AI+旅游”应用主要集中在客服服务和缩减人工成本方面。例如,除了国内万达推出的AI导游小丹,美国在线旅游公司Priceline5月份也透露,将借助谷歌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当潜在旅行者在制定计划和接受个性化酒店预订时,以对话的方式与聊天提供交流。该公司的负责人介绍,可以替代数千客服来回答客户的询问。
“AI在旅游行业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产业经济研究咨询机构景鉴智库创始人周鸣岐向《证券日报》记者说道,旅游追求的是切身感受,人与自然的接触,人与文化的接触,人与人的接触。正因如此,当前AI能替代的工作有限,仍主要提供科普、建议性质,类似于景区的导览图、电子解说等。一旦涉及到高端服务,AI就无法进行替代,只能辅助。
尽管如此,高端定制旅游企业仍然期待能在未来通过AI实现定制化上的突破。成都橘猫互娱旅行社有限公司创始人周国瑞在“2023新文旅产业发展峰会”提到,在高端定制领域,客人的交流成本很大。而ChatGPT能帮助提高人效比。“橘猫旅行在过去几个月间已经开始大范围在工作中使用ChatGPT。ChatGPT作为辅助具有反应迅速,学习能力强等优点。从定制游来看,可以为客人提供AI旅游定制师;从UGC平台来看,橘猫旅行运用AI实现大规模平台运营;从抢占风口来看,可以制作AI插件抢占风口流量。”
(编辑 袁元)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