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IT >

每日速读!温州瑞安:大山深处一年走出38名“学霸”

时间:2022-10-04 15:44:37       来源:学习强国

英国剑桥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吉林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杭州学军中学、温州中学、瑞安中学……今年9月,距离温州瑞安市区约37公里的西部山区林川镇共有38名学生被国内外重点大学、重点高中录取,这个好消息让村民们倍感振奋。

林川镇民间文化底蕴深厚,是“耕读传家,崇文尚孝”的梅源文化发源地。当地人牢记祖训、崇尚知识、努力读书,凭借自己的努力走出大山。


(相关资料图)

一年出了38名“学霸”

前不久,林川镇新乡贤联谊会举行优秀学子表彰大会,对考上重点高中、重点大学的38名林川籍学子进行表彰,颁发“殿元奖”,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学习,学成后报效国家、建设家乡。

记者从表彰大会上获悉,今年林川镇有23名学子考上国内外著名大学。对坑村的王瑾丛被英国剑桥大学录取、王驰被清华大学录取,岭下村的黄麒珲被南开大学录取,平和村的谢尚丹被同济大学录取,林溪村的马嘉被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录取……还有15名初中毕业生被温州中学、学军中学、瑞安中学、瓯海中学等重点高中录取。在表彰大会现场,很多获奖的同学拿出部分或全部奖金捐给林川镇新乡贤联谊会教育基金会,把爱心和崇尚学习的家风传承下来。

“林川学子今年在学习上取得了这么大的成果,非常了不起,是值得所有林川人骄傲的事。”林川镇新乡贤联谊会秘书长王仕俊介绍,林川人历来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一辈努力工作,为下一辈提供更好的教育条件。

据了解,林川镇大部分村庄处在大山深处,生活条件比较艰苦,人们深知“只有努力学习才能走出大山”的道理。在长辈的教育和影响下,孩子们努力读书,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同时,林川镇新乡贤联谊会还成立了教育基金会,目前已经筹集资金近1000万元,用于资助困难家庭的学生,奖励优秀学子,改善林川教育设施等,引导更多的孩子通过读书成才,改变自己的命运。

父母引导孩子自主学习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如今的林川人对家庭、家族非常重视,每年清明节,林川人都会聚集在一起,祭拜先祖,追忆先祖事迹。“先祖的优秀事迹能对年轻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让他们做到更加优秀。”王仕俊说,很多家长也会结合自身的经历跟孩子们讲读书的重要性。

“我虽然生活在城里,但是父母经常会带我回家乡,拜亲访友,踏青游玩。村中祠堂、文化礼堂里优秀乡贤的事迹深深地影响着我。”今年考上中央财经大学的王一诺说,每次从家乡回来,她都会努力地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此外,林川镇的父母在孩子的学习上非常尊重孩子的想法,引导孩子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今年考上英国剑桥大学的王谨丛出生在教师家庭,父母在她上小学的时候就引导她专心专注地学习。“我一坐下来学习,就会集中精力,当天事当天毕,这个习惯让我学习事半功倍。”王谨丛说。

初二时,王谨丛对英语充满兴趣,英语成绩提升很快。在父亲的鼓励下,她去英国参加了夏令营活动,参观了剑桥大学,感受到了学校里浓厚的学习氛围。“回来后,我对剑桥大学无比向往,今年梦想成真了。”王谨丛说。

王献榜是一位从林川镇对坑村走出来的成功企业家,他的儿子王驰今年被清华大学录取。“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给孩子提供向上、向善的家庭环境,会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王献榜说,他虽然自己读书不多,但深知学习知识的重要性,用心培养子女。

崇文重教传统代代传

“我们祖上就有读书学习的传统。”王仕俊说。据了解,早在北宋时期,林川王氏先祖王开祖就高度重视教育,曾提出“学者国之大本,教者国之大务”引导人们读书学习,并对后人产生了重大影响。

20世纪,岭下村倪志凌家族成员遵循“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的儒家学说,坚持勤奋读书,两代人出了八位博士。“一门八博士”的美誉在当地人尽皆知,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倪志凌生前还积极举办讲座,鼓励村中的小孩努力读书,如今岭下村还有十几位在国内外名校就读博士的村民。

原对坑小学校长王步宙,1968年从温州师范专科学校毕业后回到对坑小学任教,扎根在海拔700多米的大山30年,直到1998年病逝在工作岗位上。王步宙老师无怨无悔地为山区的教育事业奉献着,为山区的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当年王步宙的学生已经成长为孩子的父母,他们将王老师当年的教诲传给自己的孩子。

如今,林川镇新乡贤联谊会接过崇文重教的接力棒,利用新乡贤的影响力助推林川教育事业发展再上一个台阶,培养更多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原标题:温州瑞安:大山深处一年走出38名“学霸”

关键词: 温州瑞安 清华大学 重点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