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IT >

大模型创业价值消失了?朱啸虎与傅盛隔空激辩 全球焦点

时间:2023-06-28 16:08:00       来源:腾讯网

近日,金沙江创投董事总经理朱啸虎与猎豹移动CEO傅盛围绕“大模型到底有没有创业价值”发生了一场隔空辩论,双方最终止于“国内大模型创业确实难有再造BAT的机会”。


(相关资料图)

在国内人工智能行业借助ChatGPT东风再次起飞的当下,巨头公司与创业公司分别适合什么路径,大模型到底能否给国内人工智能创业公司及投资机构带来回血机会,实际并无定论。叠加目前一级市场投融资的冷淡态势,看到机遇与谨慎以待均属正常。相比观点之争,更重要的是“嘴架”之外的研发投入与落地实践。

大模型创业到底有没有价值?

事件起因在于3月19日的“2023黑马产业大会”上,朱啸虎分享他对于当前消费产业和企业服务的投资看法。朱啸虎表示,对消费赛道非常有信心,但对于企服赛道,未来两三年内请大家放弃融资的幻想,必须能够自己造血。

朱啸虎表示,过去几年,投资人对企业服务赛道的增长率特别失望。最近ChatGPT-4出来以后,企服的寒冬可能漫漫无期。因为ChatGPT太强大了,对创业公司很不友好。创业公司基于ChatGPT能够创造的价值非常单薄。

朱啸虎举例称,美国过去有两家公司非常火,一个是做自动语法纠错的Grammarly,一个是Jasper,后者最早用ChatGPT试用账号做自动营销文案生成。这两家公司都很快成长为独角兽,但在ChatGPT-4出来以后,这两家公司或将很快归零,(壁垒)根本守不住,“价值太单薄了,怎么向客户收费呢?”

因此,朱啸虎认为,ChatGPT太强大,不利于创业公司,反而利好每个行业中的现有玩家。已经拥有使用场景的玩家通过ChatGPT,很容易就能为自己的产品加上人工智能的功能。

虽然如此,朱啸虎认为国内软件企业仍有两条出路——一是因细分赛道里的传统企业可能反应比较慢,新进入的玩家可以利用这个契机,推出协同管理软件,颠覆掉原有的玩家;二是交付最终服务,通过价格优势获利。

其后,有媒体直接将朱啸虎的观点归纳为《朱啸虎:ChatGPT对创业公司很不友好,未来两三年内请大家放弃融资幻想》。6月26日晚间,傅盛转发了该文章并评论称:“硅谷一半的创业企业都围绕ChatGPT开始了,我们的投资人还能这么无知者无畏。”

朱啸虎在该朋友圈下评论称:“99%的价值都是GPT创造的,这样的创业公司有什么价值。”随即双方展开隔空辩论。

傅盛称:“互联网99%的规范都是TCP/IP(互联网络协议)创造的,创业有价值吗?汽车99%的价值都是热力学定义创造的,创业有价值吗?大多数中小网站的流量都是搜索引擎带来的,那创业有价值吗?”“价值要看如何定义,如果只有底层原理才是价值,那企业的存在就没有必要了。”“大模型是公有数据的缩略图,但公有数据解决不了所有流程。大模型更像大学,培养出千千万万的毕业生,但大学不会统治一切,更不会让创业没有价值。”

朱啸虎表示,“这个说法更适合国内——零零散散的小机会。”最终傅盛也表达了一定程度上的认可,称“我们定义的创业不一样,我已经放弃BAT的创业梦,那的确没有机会。”

国内大模型路径尚未形成共识

可以看出,傅盛的朋友圈转发评论更多是在质疑朱啸虎否定了国内基于大模型的创业机会,而朱啸虎的否定基于其认为做出巨头大模型的机会太少,零零散散的小机会大佬也看不上,所以劝说创业公司不要贸然进入。双方并未否认大模型机遇,只是对机会的定义不同。

正如朱啸虎新发朋友圈所言:“金沙江是国内垂直AIGC真正出手最多的早期投资人。核心观点是不要迷信通用大模型。明年GPT-3.5就成了必需品,3年后GPT-4也将是必需品。对于大部分创业者,场景优先,数据为王。”

这也是目前国内大模型行业正在走的不同路径——全部投入通用型大模型,或瞄准垂直赛道,直接布局具体产业的模型训练。多位投资界人士表示,虽然ChatGPT成为VC/PE的共识,但在具体方向上,各家都有着自己的观察和判断。

渶策资本创始合伙人胡斌表示,“底层大模型虽然很卷,可中国也有自己的机会。在人工智能的赋能下,垂直领域会有很多的颠覆出现,它的组织形式、用户的入口、人机界面的形式等,都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华业天成创始合伙人孙业林也持有类似观点,他称,大模型只是一个触发点,真正的机会不仅仅在大模型,而是它会带来全方位的机会。它将颠覆性的带来两个市场的爆发和重构:硬的应用叫做“智能物件的市场”,2025年可能会出现第一波智能物件爆发;软的层面,中国软件行业可能会迎来一次迎头赶上的机会 。对VC投资机构来说,当下就要开始做布局。

投资了国内大模型创业公司MiniMax的云启资本创始合伙人毛丞宇表示,从投资的角度来说,在美国,大家都是在投资数据和模型。中国的发展业态比较多元混合,且行业较多,模型、流程、数据都在投,都有机会。“我们既要看到美国的技术发展趋势及历史,同时也要了解中国的国情和各个行业,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找到好的企业。在投进去以后,首要的是企业的业务能稳定增长,建立起核心壁垒。”毛丞宇表示。

除共识差异外,目前一级市场的冷淡也是投资人士谨慎的原因之一。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投资端今年一季度市场节奏延续减缓,投资案例数共1722起,同比下降44.2%,投资金额为1300.30亿元,同比下滑49.8%,硬科技仍为投资主线。

君联资本联席首席投资官周宏斌预测,今年明年真正特别好的项目估值体系下移会比较慢,留给投资人的收益会收窄,所以机构需要集中资金资源到一些特别突出的项目,选择需求、业务模式相对路径明确,人比较靠谱的项目,提高成功率,保持基金较好的收益水平。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