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已有200多年的路亭接连遭到人为破坏,当地村民此前正申请将其列入县级文保单位。日前,平阳县萧江镇文华村多位村民向新闻热线反映当地石门岭古道一座路亭在保护过程中发生的蹊跷一幕。平阳县公安局萧江派出所已按故意损坏财物受理村民报警。
古亭为何在申请保护的关键时期突遭破坏?究竟是什么人破坏了古亭?后续的保护工作是否会受到影响?记者日前赴平阳萧江进行了实地走访。
(资料图片)
历经200多年风雨,古亭近期突遭人为破坏
萧江镇文华村北邻石门岭(也称朱梅岭),有一条古道从岭上经过,通往平阳麻步。村民们申请保护的古亭就在这条山道上,被称作石门岭,距离山脚数百米。据村民介绍,这条古道是过去连通平阳北港地区(一般指平阳县水头镇及周边部分乡镇)和南港地区(一般指苍南县灵溪镇及周边部分乡镇)的重要通道,岭上的古亭则是往来行人休憩避雨的场所。
11月30日,记者在石门岭上看到,该古亭整体建筑采用石、木、瓦结构,占地面积近500平方米。建筑主要包括一座亭子以及附属的三间房屋,墙体多以大石块垒砌,屋顶为木结构,上覆瓦片。整体造型古朴,和当地古民居建设风格相似。古亭外围是一圈石砌矮墙,古道经两座石拱门穿亭而过。
古亭的石壁上镶嵌着一块落款为清嘉庆十八年(公元1813年)的石碑,记载着古道建设的历史。碑文称:(古道)前有创造,历时已遥,今见崩颓,重修宜急。幸得岭东陈、许族众各布福心……迄今岭筑功竣,事毕路成。根据碑文可知,石岭古道存在已久,200多年前经过重修,古亭可能是在修路期间建造。
整座古亭保存状况较好,但东侧一处石墙有局部坍塌,附属房的屋顶有一个直径约0.5米的破洞。据当地村民称,这两处破坏都是人为所致,且都发生在近期,他们认为和古亭启动申请文保有关。
为保护古亭不受破坏,村民自发上山守夜
今年10月,当地部分村民发起捐款,计划筹款修复古亭、古道,并向文旅部门申报文保单位,加强对古亭、古道的保护。“我们村里有人在山里开矿采石,古道古亭如果列为文保,就会影响到开矿。”发起文保申请的村民许成猜告诉记者,担心古亭遭到破坏,11月初开始,他和部分村民自发到山上古亭住宿守夜。
“11月4日晚上8点多,古亭东边的山坡上,突然有人砸下石头,接连丢下三四块大石头,东边的墙体被打坏了一角。”许成猜说,包括他在内有5位守夜村民在场,大家赶紧冲出去查看,但破坏的人已经跑掉了。
11月28日晚上,又有人用石头砸破了古亭的屋顶。由于当天晚上无人留守,到第二天上午才有村民发现,随后报警。
破坏古亭的究竟是谁?采访中,当地村民给出了截然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破坏事件可能和采石场有关。“古亭是许家祖先参与修建的,我们作为子孙是绝对支持保护的。”文华村党总支副书记、采石场负责人许成纺告诉记者,他位于村里的石矿已经停止开采,“有人因为私人原因把矛头对准我,我怀疑所谓的古亭被破坏是自导自演的。”
“文华村村情较为复杂,个别村民之间矛盾较深。关于古亭被破坏的情况,公安已经介入处理,无论是谁破坏的,一旦查明都将依法从严处理。”萧江镇党委委员翁应武表示,当地村民目前已经在古亭周边设置了多处监控摄像头,避免再度遭到人为破坏。
文保部门认定古亭具有价值,有望评定为县级文保单位
在收到文华村的申请后,平阳县文广旅体局和平阳县文保所相关负责人前往现场进行查看,对古亭的历史文化价值予以了认可。“类似这样保存完好、历史悠久的古亭,整个平阳也不多见,具有一定的保护价值。”平阳县文保所副所长陈鹏介绍,根据当地上报的申请,文旅部门初步计划先认定为一般不可移动文物,然后再纳入下一批次县级文保单位审核,经专家论证后有望列入县级文保。
陈鹏介绍,初步判断石拱门和围墙建成年代与古道为同一时期,距今有200多年历史,“附属房屋等建筑的建设年代可能稍晚于拱门,后续经过翻修。”
在申报文保的过程中,当地村民钱某提出异议,称其奶奶、大伯等人曾长期居住在古亭,他作为继承人对该亭拥有产权。但有村民认为,古亭是村里的公共财产,钱某的先人只是无偿借住。陈鹏表示,相关保护流程的推进,还要等乡镇对产权问题作进一步确认。
“从路亭的功能、性质来看,更接近于集体所有。钱某提出了异议,但没能提供相关证据,比如买卖契约等,我们建议他通过司法途径主张。”翁应武表示,无论古亭的产权属于村集体还是个人,都不会改变其历史文化价值,萧江镇都会全力做好保护工作。
原标题:
申报文保单位在即建成200多年的古亭连遭破坏
村民自发轮流上山守夜保护,当地警方已介入调查
记者谢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