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IT >

天天微速讯:乡村博物馆的博物博学之路

时间:2022-11-05 15:58:39       来源:温州晚报 

“乡村博物馆如何留住记忆,唤起乡愁?”“乡村博物馆如何保护文脉,构建自信?”“乡村博物馆如何文化赋能,振兴共富?”“如何规范乡村博物馆建设,提高其专业性和生命力?”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面对这些在乡村博物馆建设中需要潜心研究的重要课题,60位乡村博物馆“掌舵人”,于近日,在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的首期乡村博物馆业务培训班上进行了深度探讨。乡村博物馆馆长们一边探讨,一边按下了推动乡村博物馆共同发展的“链接键”。

2022年4月,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浙江省文物局印发了《浙江省乡村博物馆建设指南》(试行),要求各地结合实际情况抓好贯彻落实。2022年度计划建成不少于400家。“十四五”期间,全省计划建成乡村博物馆1000家。

回顾这些年,温州乡村博物馆发展得很快,活力十足。乡村博物馆的“掌舵人”一直在探索博物馆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等方面发挥作用的路径,打造乡村博物馆建设的“温州样板”。他们努力让乡村博物馆,能留住乡愁记忆、保护文化遗产、促进文旅融合、构建文化自信,也是乡村振兴与乡村共富进程中,“富口袋”与“富脑袋”的重要抓手。

在当天的培训会上,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特聘金牌讲师(杭州旅游协会乡村文旅分会副会长)胡方晓、温州商学院产品设计教研室主任孙伦作为授课老师,洞头贝雕博物馆馆长陈灿渊、浙江博物馆公共服务平台运营商李惊天作为对话沙龙嘉宾,永嘉县瓯忆文化博物馆副馆长姜立秋、瑞安市东梨民艺博物馆馆长徐夏怡、洞头区海陶艺术馆馆长林公佐则作为案例分享嘉宾,均通过乡村“文化”、乡村“手艺”、乡村“味道”、乡村“记忆”、乡村“特产”、乡村“文创”等各个方面,分享了建设民办博物馆的观点,并讲述了温州乡村博物馆建设路上的温暖故事。

洞头区海陶艺术馆

成立专班

推进乡村博物馆建设工作

★温州博物馆副馆长高启新

自2022年乡村博物馆建设列入省、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温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打造中国民办博物馆之城”,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高度重视,牵头成立温州乡村博物馆建设专班,由温州博物馆深入推进乡村博物馆建设工作。

数月以来,专班工作人员赴各县(市、区)的60家乡村博物馆开展验收工作,对展陈内涵、空间布展、展线走向,藏品管理察看了解。他们采取验收前看资料与现场听讲解观摩,验后召开座谈会,及时反馈展馆的优点与短板,提出建议。

接下来,温州博物馆还要建立博物馆联盟,探索建立行业博物馆共建共管机制,切实发挥帮扶指导作用。总之,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助力乡村振兴,温州乡村博物馆建设的实践令人期待。

深度思考

找出乡村博物馆建设的问题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特聘金牌讲师(杭州旅游协会乡村文旅分会副会长)胡方晓

乡村博物馆在建设过程中,会显现出以下一些问题,需要“掌舵人”有清醒的认识,继而慢慢改进。

地域特色不突出。为了短暂的经济效应,建造时盲目照搬其他同类型博物馆的形式,导致同质化现象严重,没有从本质上对当地文化进行有效活化,导致个性化元素不足。

与日常生活脱节。乡村博物馆的主导功能正逐渐弱化,过于关注乡村博物馆的经济价值,忽略了当地村民对美丽空间的需求,从而导致了村民参与度不高。

展陈方式单一。由于乡村博物馆对乡村器物的整合不够清晰,没有系统地将乡村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串联起来。此外,大部分的乡村博物馆不具备空间多义性,空间功能比较单一。

胡方晓还特地以青田县龙现村建设博物馆群为例,告诉大家如何实施“博物馆+”战略、推动文旅产业发展,以乡村振兴、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为契机,持续盘活村内闲置房屋、文保建筑,统一规划,设计布置主题展馆16座,全方位、多角度展示龙现村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发展变迁。 

扎根山村

开创“一区一社多个研学”

★瑞安市东梨民艺博物馆馆长徐夏怡

徐夏怡从想要创建乡村博物馆开始,数年间看了许多场地,最终选择在瑞安扎根。很多人说她扎根的过程是不断折腾、不断尝试的过程,也因为此才有了“一区一社N个研学”这个成果。

“一区”,指的是植物染料教课区。该区规划面积达200平方米,有晾布场地、露天打靛池等,很适合开展植物染料课程。

“一社”指的是东梨守艺互助社,源于徐夏怡想牵头成立合作社,开创产业融合之路反哺乡村的创想。她以东源为中心辐射平阳坑镇,东梨植物科普染料园和蓝夹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依托,针对留守老人与妇女,成立东梨守艺互助社,并开展1个月3次的传统文化、非遗传承等培训。留守老人与妇女经过培训之后,手工制作的各类布艺产品,成了线上线下热销的非遗手工艺品。

“N个研学”指的是东梨民艺博物馆的研学品牌“东梨自然造物家”,单看名字就觉得很好玩很有趣。徐夏怡带领团队深挖东源文化,如木活字印刷术、索面、蓝夹缬等元素,开展“我是小小传承人”非遗探索营、“瓯地文明探索营”等系列青少年传统文化实践活动。“东梨自然造物家”将瑞安历史文化与自然探索相融合,全景打造体验式课堂,其内容涵盖历史学、博物学、美术、传统音乐、传统体育以及手工技艺等各学科门类等二十余种研学体验活动课程,感受不一样的东源传统风俗,体会丰富的瑞安文化底蕴。

加速研发

参与海上花园城市建设 

★洞头区海陶艺术馆馆长林公佐

温州市洞头区海陶艺术馆里的主角是“海陶艺术品”,它打破了几千年陶瓷史中取材于矿山的历史,融合了山与海、火与土的艺术碰撞,也传递着对大海的情感。

当有不少的人,不清楚“海淘”为何物,甚至会问“你们做的是海外淘宝?”林公佐与方国防两位馆长就下决心要加速“海陶+”的研发,让更多的人知晓,洞头除了有“海霞精神”,还有“海陶艺术品”。他们不仅推出了茶、食、花、禧、乐的陶瓷产品,开发适合各年龄阶段学生的海陶研学课程等,就连社区、校区、景区也逐渐成为海窑IP孵化的阵地。

洞头区海陶艺术馆甚至还参与了洞头区政府提出的海上花园城市建设,通过设计制作大型海陶城市雕塑,将海陶融入海上花园建设中,用美的艺术语言去讲述海岛海洋故事、传播洞头海洋文化。

参与此次的培训会,林公佐一刻都没有闲着,既是“分享者”又是“学习者”。他一边与馆长们分享这几年的办馆心得,一边参观瑞安市东梨民艺博物馆,思索着回去如何助力乡村振兴,如何打造文化共富“路径”。

永嘉县瓯忆文化博物馆

以馆兴业

吹响“非遗集结号”

★永嘉县瓯忆文化博物馆副馆长姜立秋

提及坐落于永嘉县瓯窑小镇的瓯忆文化博物馆早已是当地的闪闪发光的文旅新名片。

“我要把静态的博物馆做成活态的文化空间。”这是瓯忆文化博物馆副馆长姜立秋一直坚持的经营思路。为了让博物馆“活”起来,她想尽了各种招数,推出了颇有特色的“行走的乡村课堂”,编了300门课程,请了50多名兼职教师及讲解员,还开展了“馆内寻宝”“小小瓯窑讲解员”“盆景制作”等互动性强的活动,让市民和学生充分感受瓯窑文化的魅力。

不仅如此,她还吹响了“非遗集结号”,让瓯窑与老酒汗、麦饼、瓯绣、木雕等多种非遗,擦出了新火花,衍生出了许多新的文创产品。这些产品在博物馆进行直播,带动文创消费,以文气激活人气、商气,践行文旅融合。

几位分享者在培训会上的精彩发言,让大家均感受到了乡村博物馆是藏于乡间的文化宝藏,博物馆馆长要做的就是以博物馆为载体,对原有资源进行探索、挖掘和利用,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优化产业业态供给。

原标题:时尚乡愁艺术文化

乡村博物馆的博物博学之路

记者:潇瑜/文陈真健/摄

关键词: 海上花园 温州博物馆